□金根
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、社會和諧之本。要采取針對性更強、覆蓋面更大、作用更直接、效果更明顯的舉措,實實在在幫群眾解難題、為群眾增福祉、讓群眾享公平。
去年以來,全市各級統籌推進經濟發展和民生保障,在教育文體、醫療養老、生態環境等八個方面持續增進民生福祉,總投資近400億元的33項蘇州市級民生實事全部完成年度目標,人民群眾的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得到進一步增強。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,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。蘇州今天開啟“兩會時間”,市人代會將審議關于蘇州市2023年民生實事候選項目的議案,票決蘇州市2023年民生實事項目,讓民生實事項目擁有最充分的民意基礎。
把民生實事都辦成民心工程,需要從人民群眾最關心、最迫切的基本民生問題抓起,每年集中力量辦幾件大事,一年接著一年干,一件接著一件辦,讓改革發展的累累碩果普惠百姓。除了民生實事項目實行票決制度外,在多年探索與實踐中,蘇州還逐步建立和完善一系列相應的配套制度來保障。比如,民生實事項目遴選過程中的公開征集、民主評估、論證決策等規章制度。一方面,確保把錢花在刀刃上;另一方面,通過加強對民生實事項目進度和質量為重點的跟蹤督查,提高群眾對民生實事項目的滿意度,確保把實事辦實,把好事辦好。
把民生實事都辦成民心工程,最需要做的就是俯下身、沉下心、融入情,問需于民,把群眾呼聲作為第一信號,把群眾需要作為第一選擇。這在民生實事項目征集環節體現得最為具體。蘇州每年會在蘇州日報、蘇州廣電總臺、中國蘇州網站、“蘇州發布”微信公眾號等媒體上,向社會征集民生需求和實事項目建議;同時,把12345服務熱線、市委書記信箱、市長信箱等群眾反映較多、較為集中的事項,納入民生實事項目民意清單;還會通過走訪、調研、座談等方式收集群眾意見,作為項目策劃重要參考等。經匯總梳理、分類合并后,形成民生實事項目民意清單。
把民生實事都辦成民心工程,群眾最有發言權,群眾永遠是檢驗工作成效的“主考官”。只有通過一項項實實在在的舉措,讓群眾看到變化,得到實惠,感到更多的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,才能讓人民群眾的日子越過越紅火。民生無小事,枝葉總關情。展望未來,蘇州的民生實事項目勢必將堅持?;?、聚焦優服務、著力補短板來展開,持續發力教育、就業、醫療、養老、托育等民生領域,為群眾生活安康托底,更多的民生紅利將漸次釋放,更美的民生畫卷徐徐鋪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