昆山高新區不斷提升科技創新的熱度和濃度,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產值64.5%——
瞄準“硬科技”打造創新示范區
□蘇報駐昆山記者 朱新國 占長孫
近日,全國科技管理系統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名單出爐,昆山高新區科學技術與知識產權局上榜,成為蘇州唯一獲表彰的全國科技管理系統先進集體。
科技創新就是生產力,企業賴之以強,國家賴之以盛。從一組數據可以窺見昆山高新區科技創新的熱度和濃度:高新技術產業、新興產業產值分別占規上工業產值64.5%、69.3%;有效高新技術企業1037家,科技型中小企業1212家,“瞪羚”、“獨角獸”(培育)企業45家,均位列昆山全市第一;有效發明專利4356件,占昆山市近三分之一。
在最新公布的國家高新區和全省高新區綜合評價排名中,昆山高新區分別躍升至第33位和第6位,均創歷史新高。搭乘科技創新的巨輪,昆山高新區瞄準”硬科技“,撬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力支點,努力讓發展的質量更高、賽道更多、活力更足。
創新發展有高度,撒下“科創種子”長出“創新雨林”
南淞湖畔,正在崛起一個創新發展的新高度。
借助國家“東數西算”工程,昆山高新區以中科可控信息技術產業基地為核心,環南淞湖建設先進計算產業承載區,聯動元豐路、江浦路沿線園區,形成6平方公里的先進計算產業園,加快算力賦能向中、東部地區大面積輻射,擘畫出一張千億級先進計算產業集群發展藍圖,聚力打造算力的“核反應堆”。
創新驅動發展,科創引領未來。向來以“攀高逐新”為指引的昆山高新區擅長布局先手棋,正全力推進以“硬科技”為標識的創新能力建設。
當初一顆顆不起眼的“科創種子”,如今正快速長成一片郁郁蔥蔥的“創新雨林”。
深時數字地球國際大科學計劃經國務院審批通過;中科可控智能化生產線二期全面投產,寒武紀昆山智能計算中心建成,昆山高新區成為全國唯一擁有超算、智算兩大算力基礎設施的地區……
硬核成果成為硬核科技的最好展示。
“未來,昆山高新區將以昆山智能算力基礎設施為中心,實現算力匯聚、數據匯聚和生態匯聚,最終形成立足昆山、輻射全國的人工智能算力網絡生態。”昆山高新區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,昆山高新區將搶抓吳淞江科創帶建設和環陽澄湖協調發展疊加機遇,全力打造陽澄湖兩岸科創中心和界浦河兩岸國際高端制造業基地,加快創新、產業、生態三鏈融合攀升,爭創全國第二家硬科技創新示范區。
創新主體有廣度,科創載體多點開花助才業有成
科創載體是創新成果孵化、轉化和產業化的重要平臺,也是新技術、新產業、新業態、新模式的策源地。
匠為創汽車智能裝備科技(蘇州)有限公司法人朱暉是皓康科技創業服務中心首批“住戶”之一。落戶以來,從公司場地選擇、人員培訓到會計等業務托管,昆山高新區科技局和皓康聯手為其提供“全鏈式”服務,解決了企業創業初期的后顧之憂。
像皓康科技創業服務中心這樣的科創載體,在昆山高新區呈現多點開花之勢。昆山高新區聚力打造蘇創灣·昆山智谷小鎮,不斷豐富高品質人才社區服務功能,努力營造創新創業生產氛圍濃厚、高端優質生活配套齊全的宜居宜業新環境。截至目前,昆山高新區已培養“雙創”人才及團隊超400個,擁有緊缺人才超1000名、高技能人才超3萬名。
人才擇地而棲,帶著夢想行囊,渴盼成就一番事業。
昆山高新區用足用好《蘇南自主創新示范區條例》等政策,完善“科技型中小企業—小巨人—瞪羚—獨角獸”企業梯度培育機制,更大力度向人才釋放政策紅利。同時修訂出臺推進高企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,制定高成長企業培育方案,著力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。
開放催動創新,合作帶來共贏。昆山高新區與各地高校院所簽訂產學研合作項目超千項,合同金額超億元,并設立“一帶一路”昆山國際先進技術研究院等8個國際合作機構。此外,與上海紫竹高新區,以及貴州銅仁、江西共青城、四川自貢高新區探索推動資源共享、優勢互補、產業共贏,全力打造創新飛地,努力為科創人才和企業搭建更廣闊的舞臺。
政策創新有力度,讓技術“硬通貨”變發展“硬杠杠”
原創技術源自原始創新,知識產權就是最直觀的體現。
近日,第二十三屆中國專利獎揭曉,昇印光電(昆山)股份有限公司申報的“裝飾片、模具及電子設備蓋板”獲得中國專利優秀獎。截至目前,昇印光電已累計申請國內外專利448項、建立企業標準2項,成為昆山高新區企業原始創新能力的突出代表。
構筑專利“護城河”,是企業打贏“科技仗”的重要一環,也是推動產業可持續健康升級的關鍵要素。昆山高新區積極完善政策激勵機制,建立與完善知識產權制度體系,切實提高全區知識產權創造、保護、運用、管理和服務能力,努力營造更優的創新生態。截至目前,昆山高新區商標注冊量超1.9萬件,專利申請量突破1萬件,穩居昆山第一。
在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長河中,技術一再被證明是“硬通貨”。昆山高新區在鼓勵企業加強自主技術創新和積累的同時,加大政策機制創新,幫助企業實現技術“變現”,使其成為撬動高質量發展的“硬杠桿”。
2020年底,昆山高新區發布全國首個創新發展“雙指數”,并獲批全國首批企業創新積分制試點園區。兩年多來,昆山高新區獨創設計7個一級指標,涵蓋48個二級指標,納入905家科創企業,動態發布積分榜,全方位呈現創新畫像,為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精準施策。
以企業創新積分制為依托,昆山高新區科技局還牽頭制定并實施科技金融創新服務“十百千萬”專項行動實施方案,與工商銀行、興業銀行、交通銀行及農業銀行分別達成一攬子合作協議。其中,誕生全國工行系統首個“火炬貸”系列積分金融產品,授信規模達200億元,覆蓋1000家人才科創企業。此外,創新開展“π+伙伴計劃”,引導金融機構簡化流程、定制服務、線上辦理,計劃推出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“積分融”2.0產品,為企業多架橋、廣筑渠,引來源源不斷的“金融活水”。
“集聚更多更優的‘種子’,提供更加肥沃的‘土壤’,營造更加適宜的‘氣候’,努力實現播下一顆種子、長出一片森林的科創裂變效應!”昆山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,昆山高新區將秉承“發展高科技、實現產業化”初心使命,堅持“又高又新”發展定位,昂首闊步打造創新驅動發展示范區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