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思梅與楊玉如隔岸揮毫,互寫春聯“云拜年”。受訪者供圖
周思梅與楊玉如隔岸揮毫,互寫春聯“云拜年”。受訪者供圖
周思梅與楊玉如隔岸揮毫,互寫春聯“云拜年”。受訪者供圖
兩岸一家親,年味一樣濃。在兔年新春即將到來之際,身在蘇州的書畫家周思梅與回到臺北的書法家楊玉如隔岸揮毫,在網絡空間互寫春聯“云拜年”。這邊廂,“一胞連尺素,兩岸盼團圓”,表達了血濃于水的同胞心愿;海那邊,“江山有約共傳春天故事;日月無私同寫筆墨文章”,同樣洋溢著特殊的新春祝福。這段隔空互動穿越海峽,兩副別樣的春聯串起了兩岸一家親的溫暖,道出了同胞濃濃的情緣。
“在兔年到來之際,祝新蘇州人楊玉如老師兔年大吉,也祝臺灣同胞們新春快樂!”這兩天,周思梅在蘇州召集好友,通過錄制視頻、寫春聯,發朋友圈的形式,給遠在臺北的好友楊玉如送去新春祝福。一個個充滿希冀的“福”字,把濃濃的年味、新春的祝福傳遞到海峽對岸。周思梅還寫下飽含深情的對聯,視頻中大家異口同聲地喊出春聯的內容“一胞連尺素,兩岸盼團圓”,表達著心中的美好愿望。
從蘇州古城回到臺北過年的楊玉如,在收到周思梅的祝福之后,也帶著自己的學生通過揮毫創作,致以新春祝福。楊玉如回贈一副春聯:“江山有約共傳春天故事,日月無私同寫筆墨文章”,以此來致敬、感謝好友,同時致敬姑蘇古城,致敬江南。在視頻中,楊玉如向學生們充滿感情地講述著自己的蘇式生活,并吟唱起“姑蘇城外寒山寺”的歌謠。隨后,師生九人同聲隔空向蘇州的“家人”們拜年,“兔年大吉,江南有約”,喜氣洋洋。
中國臺灣書法家楊玉如,常年在海內外傳播中華書法藝術,用“樸而能茂,拙而不硬”的墨跡深化著海峽兩岸的深厚情誼。蘇州書畫家周思梅,曾在故宮博物院、榮寶齋、上海豫園等處多次舉辦個人書畫展,在毫端畫境中弘揚江南文化的古意今情。周思梅與楊玉如相識已有八年,兩位藝術家對江南文化有著共通的理解,也都熱愛著擁有2500多年歷史的姑蘇古城。在受到江南文化的熏陶,數次往返蘇州、臺北之后,楊玉如決定定居蘇州,將這里作為自己的第二故鄉。本報曾多次報道這位臺灣女書法家“情定姑蘇”的江南故事。去年,在本報的倡議下,周思梅與楊玉如的書畫合作首展“如梅有約”亮相留園。兩位藝術家書畫合璧,相得益彰,展現了江南文化、中華味道。展覽引發熱烈反響,前來觀展的觀眾從四面八方而來,隨后,“如梅有約”畫展在桃花塢唐寅故居的文化展示館“梅開二度”。
楊玉如還喜氣洋洋地透露,2023年秋天“如梅有約”書畫聯展計劃落地日本京都清水寺,她的新年愿望便是這次展覽能夠繼續攜手本報順利舉行,與好友周思梅在海外續寫這段江南情緣。(記者 凌欣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