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繼馨先生和他的花鳥畫。
本報記者 羅雯
昨日凌晨3:30,當代吳門畫派大師、中國花鳥畫領軍人物張繼馨辭世,享年97歲。
張繼馨(1926—2023),又名馨子,江蘇武進人。江蘇省文史研究館館員,江蘇省花鳥畫研究會名譽會長,蘇州市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,蘇州市職業大學教授;民進蘇州市第四、五屆委員會常委,蘇州市政協第六至九屆委員、常委。
“人品高,畫品亦高”
張繼馨是吳門書畫大家張辛稼入室弟子。工筆、寫意無所不能,花鳥、樹石、草蟲、瓜果無所不精,是繼張辛稼之后吳門花鳥畫領軍人物,更是江蘇乃至全國頗具影響力的花鳥畫大家。張老用漫長的藝術探索為大家呈現了一個爛漫的繪畫世界,他的作品也影響了很多人,為吳門畫派的當代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。
“人品高,畫品亦高。” 南京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美術史論教授左莊偉如是評價,張繼馨一生歷經貧困和生活磨難,鑄就了他堅強不屈,始終向上、不畏艱難、仁義善良的高貴品格,這些品格皆蘊涵在他的藝術創造之中,他的人和藝皆為后生樹立了學習榜樣。
吳門畫家章致中懷著沉痛的心情告訴記者:“幾十年來,張老亦師亦兄對我學藝的幫助與指導很多,我特別喜歡他用筆恣意肆縱,枯潤相伴,生動有趣,意境清明,這對我山水畫的筆墨運用裨益匪淺。張繼馨的辭世,是當代吳門畫派的重大損失。”
成就卓著 影響力廣泛
張繼馨作品多描繪吳中水鄉花果植物,溪澗湖畔間的野花禽鳥,形象生動,筆墨純熟,剛柔并濟,構圖多變,格調清新。他曾在國內外舉辦個人作品展60余次,2017年5月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“吳門馨風——張繼馨畫展”。中央電視臺拍攝專題片《花鳥名世 匠心鑒人》,北京電視臺、江蘇教育臺等拍攝《花鳥畫技法》介紹其藝術生涯及繪畫創作。作品被中國美術館、中央文史研究館以及國內外一些知名博物館、美術館等機構收藏。
張繼馨不僅是畫家,還是美術教育家,出版著作繁多。專著有:《畫事一得》《筆上參禪》《馨子硯語》《顛倒葫蘆》《吳門畫派的繪畫藝術》(合著)《百年墨韻——二十世紀蘇州美術》(合著)等,教材、畫冊有《草蟲畫譜》《草蟲畫譜精編》《鳥類畫譜》《清供畫譜》《張繼馨書畫集》《張繼馨扇集》等60余種,發表藝術評論文章600余篇。2017年出版大型畫冊《張繼馨畫集》(5卷)《張繼馨文集》(4卷)。
鑒于張繼馨在中國當代花鳥畫藝術方面所取得的非凡成就和影響力,2017年蘇州市相城區建立“張繼馨藝術館”,收藏他各時期創作的各類繪畫作品、文玩器物1500余件。
深耕書畫 與蘇報結緣
值得一提的是,張繼馨與蘇報感情深厚。在《蘇州日報》創刊60周年與70周年之際,張繼馨均前來參加了書畫筆會。張老曾表示,他和《蘇州日報》的緣分已經有數十年,多年來在蘇報上刊登的600多篇文章讓他記憶猶新,每天堅持看《蘇州日報》,這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。
而在2022年末,由古吳軒出版社出版的《張繼馨》大紅袍首發式在蘇州工業園區慧湖大廈舉行。這次出版的《張繼馨》大紅袍歷經三年打磨,分為繪畫卷和書法卷兩部分,收錄了張繼馨上世紀五十年代至今創作的書畫作品三百余幅。繪畫卷包括山水、工筆花鳥、寫意花鳥等作品,書法卷涵蓋篆書、隸書、草書、行書、楷書等作品,都是優中選優的精品力作,綜合呈現了張繼馨在藝術領域的璀璨成就。當時,首發式上張繼馨通過視頻短片分享了他深耕書畫的心得。“繪畫源于生活,要不斷地觀察生活、深入生活,才能生動地反映生活,做出創新。蘇州是一座水鄉,我繪畫的題材、內容和形式大多與水鄉有關。”張繼馨說。
他一生為藝術,為世人留下了諸多佳作,為人間增添了無數鳥語花香。